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品生活  > 正文

南朝四百八十寺----鸡鸣 灵山 双刹的前世今生

来源: 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点击量:2272次     时间:2021-04-12 17:43:34
当下正值春意浓时,大家都出门踏青赏花,说到赏花,前段时间火爆各大平台的鸡鸣寺和灵谷寺就值得一提。


鸡鸣寺

对于初到南京的人来说,可能提到鸡鸣寺的第一反应是“是不是有鸡叫”,但是对于稍微了解一点的人来说,提到鸡鸣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“樱花”,再深入了解一点,可能就是“求姻缘很准”。也正是因此,前来鸡鸣寺踏春的人不在少数。鸡鸣寺作为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,其历史也是由来已久。鸡鸣寺最早建于西晋永康元年(300年),到现在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。

对于鸡鸣寺的前身众说纷纭,但是大致为以下两种:其一说是据史料记载,早在孙吴时期,现鸡鸣寺之处就已经有一个寺庙,名叫“栖玄寺”,这是因为鸡笼山北面有栖玄塘而得名。刘宏于宋大明二年(458年)临终前嘱咐将鸡笼山下东偏北处的府第捐为寺庙,沿用名“栖元寺”,元、玄同义,南齐时改名建元寺。其二说鸡鸣寺的前身是南朝梁的“同泰寺”,他们认为当时的同泰寺范围很大,从山下一直延伸到鸡笼山上。

至于鸡鸣寺为什么叫“鸡鸣寺”,其原因是因鸡鸣山得名。鸡鸣山是北极阁山,又名“鸡笼山”,早先是以学馆闻名。《寰宇记》中记载“(齐)竟陵王子良尝移居鸡笼山下,集四方学士,抄五经百家为《四部要略》千卷。”后来,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),文化水平不很高的朱元璋夺取天下后,知道文化的重要性,想要建造国子监,就亲自到鸡笼山去选址,后来在鸡笼山东麓选中了馆址,很可能是在竟陵王子“集四方学士”旧址上,但是山名叫“鸡笼”,显然不合圣意,于是就改名叫“鸡鸣”,取的是“晨兴勤苦”之意。


灵谷寺

至于灵谷寺,春季提到最多的可能是“玉兰花”:“玉树堆芳雪。净无尘、清姿自许,浩香千叠。剪却寒冰层层薄,不作艳红翠色。相见早,东风犹怯。古寺谁教栖身独,向黄昏、一点凡心绝。”灵谷寺前的两株玉兰花,盛开时繁花似锦,香气浓郁,虽然花期很短,但是玲珑剔透,洁白无瑕,伴随着古寺晨钟暮鼓细簌生长,花开时也是别有一方禅意。

至于夏天的灵谷寺就更不必说了,每年一到夏天,“灵谷寺萤火虫”必定会席卷各大平台。进入夏季的晚上,在紫金山通往灵谷寺的道路两旁,数以万计的萤火虫点缀着丝丝碎光,和以往熟悉的这一方城市截然不同,仿佛顷刻间穿越来到了童话世界一般。

灵谷寺最早建于天监十三年(514年),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“开禅精舍”,初名开善寺。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“灵谷禅寺”,并封其为“天下第一禅林”,是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。这可不是“济公”待的那个寺庙,“济公”待的那叫“灵隐寺”。灵谷寺内的著名景点也是十分之多,例如原名“阵亡将士纪念塔”的灵谷塔、“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”纪念馆的松风阁、南朝梁武帝用来安葬宝志和尚舍利的宝公塔,还有邓演达墓、烈士公墓、玄奘纪念堂等等。

当然,灵谷寺和鸡鸣寺也有一点渊源:1973年,南京灵谷寺修复开放,将原来存放在鸡鸣寺的玄奘顶骨迎回,而玄奘院也是在这之后建造的,为供奉还用金丝楠木纯金构建玄奘大师舍利顶骨塔。

收藏
    发表评论
    评论内容:
    验证码:  
    加入互动

    微信粉丝群
    微信粉丝群

    QQ粉丝群
    QQ粉丝群

    商务合作联系
    商务合作联系

    关注淘淘趣
    关注淘淘趣